九龙牦牛
九龙牦牛是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的特产。被国家命名为“中国牦牛——世界之最”的九龙牦牛,以其体型硕大、肉质鲜美、产肉率高、遗传性能好等特点驰名中外。
九龙牦牛的图片
九龙牦牛是本世纪 70 年代末,由西南民族学院、甘孜州农牧局、四川省草原研究所等单位主持的“四川省牦牛资源调查组”在横断山脉北段,甘孜州的九龙和康定县南部高山草地上实地调查发现的。它是国内外牦牛种群中体型最大,品质最为优良,属我国独有的横断高山型牦牛的一个地方品种;也是最有希望在短期内,通过系统选育,成为我国第一个肉用型优良的牦牛培育品种。九龙牦牛被列为我国五大牦牛地方品种的首位。
九龙牦牛是以肉用生产为主的优良牦牛品种,主产于四川九龙县。九龙县属大陆性高原气候,全县草地面积501.56万亩(1亩=667平方米,下同),占全县总面积的49.4%,可利用草地面积437.53万亩。九龙牦牛自从开展保种选育工作以来,数量稳步增长,2002年存栏37930头,出栏5415头;2009年存栏55157头,出栏8887头。2009年存栏、出栏比2002年分别增长45.42%、64.12%。 九龙牦牛的中心产区,位于九龙县境内九龙河以东,大雪山东西两侧的斜卡和洪坝。九龙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、横断山脉北段,大雪山主峰贡嘎山(海拔 7556 米)之南。地域虽处北纬 28021 '至 29021 ',属于亚热带气候,但因高山峡谷、岭谷高差达三、四千米,亚热带纬度性气候为垂直地带性气候所替代。牦牛分布在海拔 3500 米以上,全年无夏,无绝对无霜期,年平均气温 2 ℃左右,年降水量 900 毫米,林带以上以灌丛高山草甸草地为主的高山地带。这些地区,水草条件好,彼此间被海拔 3000 米以下的深谷阻隔,山高坡陡,交通极为不便。产区的四周,有 30 余座马匹难以翻越的高山,需要体驱高大、健壮而有力的牦牛作运输工具。产区多灌丛,难以发展绵羊,牧民只能用牦牛毛绒代替羊毛编织毛衣和“察尔瓦”(披衫)。如此长期地、自然的和人工的(多半是无意识的)选择,为形成现今肉用性能良好,毛绒产量高、体型大、驮力好的九龙牦牛奠定了基础。 九龙牦牛中心产区大雪山东西两侧的生态环境条件不一,九龙牦牛分高大、多毛两个类系。高大类系产于大雪山西侧斜卡一带,其体高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的牦牛。多毛类系产于大雪山东侧洪坝一带,因独特的低温高湿气候,其毛绒产量特别高,比一般牦牛高出 5 ~ 10 倍。 九龙牦牛额宽头较短,额毛丛生卷曲,长者遮及双眼。公、母均有角。公牦牛角间距大,角根粗大,角形开张雄伟。母牦牛角较细,不如公牦牛粗大、开张。颈粗短,其耆甲稍高有肩峰,尤以公牦牛为显。前胸发达开阔,助开张,胸极深,腹大不下垂。背腰平直,体躯呈矩形者多。后躯较短,发育不如前躯,尻欠宽而略斜。尾根着生较低,尾短,尾毛丛生帚状。四肢、体例、胸前裙毛着地。四肢相对较短,前肢直立,后肢弯曲有力。蹄小,跨叉紧,蹄质坚实。毛色整齐,全身黑褐色为多( 3/4 ),少有黑白相间( 1 / 4 ),无其他毛色。嘴巴周围灰白色。 九龙牦牛以肉役兼用为主。其体躯高大;高山草地的水草条件较好,冷季又有少量的补饲,因而母牦牛的泌乳性能也好;产于大雪山东侧的多毛类系,更具有毛,绒产量高的特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