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湖再生稻米
洪湖再生稻米是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的特产。洪湖再生稻米属晚籼稻,米粒光泽润滑、晶莹透亮、无腹白,米粒长0.65厘米、宽0.2厘米,千粒米重20克。再生稻米饭茉莉清香、松软爽口、粘而不腻。洪湖再生稻米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
洪湖再生稻米的图片
洪湖再生稻米因产于湖北省洪湖水乡而得名。追溯历史,其实洪湖再生稻米早在三国时期就已享有盛名,当时素有“稻耳米”之称。
据老人传说,百里洪湖古时属八百里洞庭湖范围,因长江形成后分离。每年6、7月份,长江上游客水和洞庭湖水汇合后形成洪峰,顺江而下,因长江堤小,难以抵御大水,形成溃口淹没农田;因洪湖原属沔阳州管辖,故民谣传唱“沙湖沔阳州,十年九不收”。相传,古时候,在洪湖岸边住着一名叫道尔的渔民,在湖边种了几亩水稻,有一年的7月下旬稻谷快要成熟收割时,长江突然发大水冲毁了堤防,水淹洪湖,他家的稻田也淹没在汪洋的大水中。所幸几天洪峰过后,洪水退下去了,但稻田还有近尺深的水放不出去,他只好用长镰刀将稻谷上部割了,留下了一尺多深的稻桩。收完粮食后,他就驾着小船下湖捕鱼捞虾去了。2个月后,他从湖里回来,发现稻田又长满了稻谷。他低头仔细一看,是从稻蔸节上长出来的新稻谷。他将二季稻谷收割后用碾子碾出米来,煮成米饭满屋芳香,口感松软,香味浓郁。他高兴极了,请乡亲们都来品尝。大家赞不绝口,一传十,十传百,竟然惊动了地方官,将此米以渔民名字的谐音命名为“稻耳”米。
公元208年三国时期,汉丞相曹操率83万人马下江南,想消灭“孙刘”统一天下,不料“孙刘”联合抗曹,在赤壁被周瑜火烧战船,曹操败走华容,途经乌林(现属洪湖市乌林镇),当时人困马乏,饥饿劳累,缺少粮食,士兵们奄奄一息,生命垂危,道尔等渔民见魏军士兵可怜,献上自己偷偷留下的稻耳米给曹操和士兵们吃,将士吃后精神大振,才得以返回北方。曹操感慨的说:“劫后重生,全赖此米,实乃我军‘再生’之米也。”所以后来人们将此米改为“再生稻米”。
“人人都说天堂美,怎比我洪湖鱼米乡。”一曲洪湖水,使“洪湖鱼米之乡”闻名全国,誉满天下。
随着洪湖再生稻米的规模化发展,将改变“鱼米之乡 鱼香米不香”的窘境。近年来,洪湖市再生稻发展迅猛,种植面积连年增加、品质不断提高。凭借着洪湖沼泽地演变而来的肥沃稻田,加上土壤硒元素含量丰富,更让洪湖再生稻米拥有了优越的自然生长条件,目前“洪湖再生稻米”的地理标志正在申报中。
再生稻就是在水稻收获第一季稻谷后,从稻蔸节生长出的腋芽培育成再生苗所长成的稻谷,人们称之再生稻。其栽培技术称为一种双收技术。再生稻的主要特点是米质优,省工省时,投入少,效益高,操作简单,有利于粮食增产,粮农增收。在两季不足、一季有余的低湖田地区种植再生稻,栽一次秧收两季稻谷,是农民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。第二季农民平均亩增产粮食350公斤,单价3.4元,亩增纯收入1000多元。真正实现了“亩超吨粮、效益三千”的目标。
早在上世纪80年代,洪湖市就开始发展再生稻生产,种植面积一度达到了3万余亩,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再生稻种植技术,特别是露天水育秧早播存在很大风险,迟播推迟了最佳收割期,第二季稻荪少、产量低,加之品种米质不优,效益差,农民便逐渐减少了种植面积。
近几年,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迅猛发展,育秧大棚的有效利用,优良新品种的推广,种植技术水平的提升,特别是解决了机械收割头季稻后第二季不能高产的这一难题,加上现在农村劳动力少,农民为了降低劳动强度等因素,这项生产技术又逐渐被人们所应用。在春露等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,今年洪湖市再生稻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,形成了一定的规模,在荆州地区乃至全省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。
洪湖再生稻米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割,昼夜温差大,属中晚籼稻,外观商品性好,米粒晶莹透亮,细长,均匀,无腹白,加工时清香扑鼻,开锅香喷喷,入口绵甜,香味浓郁,米饭松软而不粘。洪湖再生稻米含胶质多,有丰富的淀粉与植物蛋白质,营养丰富。
洪湖再生稻米优质生产基地,涵盖了洪湖市境内的长江流域,沿洪湖周边,汉沙河流域,洪排河流域,内荆河流域,东荆河流域的沙口、汊河、新滩等14个乡镇70个村。种植基地土壤肥沃,光照充足,雨量充沛,加之有百里洪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,是种植优质稻的天然场所,身临其境,正如洪湖赤卫队歌曲中所唱的一样“处处野鸭和菱藕,秋收满畈稻谷香”。
2014年,洪湖市水稻种植协会申报的“洪湖再生稻米”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,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。
洪湖再生稻米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:洪湖市所辖沙口、汊河、新滩、峰口、螺山、乌林、老湾、龙口、燕窝、黄家口、万全、曹市、戴家场、瞿家湾等14个乡镇。地理坐标为东经113°07′~114°05′,北纬29°39′~30°02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