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城烙锅
水城烙锅是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的特产。水城烙锅——“西部名小吃”。特点:香辣爽口,味道奇香,开胃可口,油大不腻。“到六盘水不吃烙锅是一种遗憾”,这是到过六盘水市的人发出的感叹。
水城烙锅的图片
相传水城烙锅起于明末清初,时任滇王的吴三桂调兵镇压水西彝族,官兵到达水西后粮草严重不足,官兵们取来瓦片,架在火上用生菜籽油烤烙土豆及其他荤素野味充饥。不料这无奈之举却使得食物有特别可口的味道,就这样人们发明了一款地方美味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起初使用的瓦片逐渐改革成砂烙锅,现在又出现了带边的平底铁烙锅。
大概到了清末,起初使用的不带边的凹状瓦片或瓷器土坛片,逐渐改制成了中间凸状的黑砂烙锅,这种带沿的中间高边沿低的烙锅,可以让多余的油脂自动流向锅边,且随时都可以将它往原料上面浇。这时期,烙食的原料在野味野菜的基础上,增加了当地特产的豆腐和臭豆腐,并且在吃的时候要蘸五香辣椒面味碟。
改革开放后,烙锅以地摊的形式出现在了水城街头。后来,人们又将凸状黑砂锅改成了平底的带边生铁锅,并且是放到煤气炉上面加热。1992年后,水城烙锅破天荒地搬进了店堂,并很快形成了烙锅食街。这时已经是无所不烙了——海鲜禽畜、鸡鸭牛羊、家野蔬菜等各种荤素原料,均被放到了锅中,蘸碟也比原来单一的五香辣椒面蘸碟增加了许多,像麻辣侧耳根蘸水、烧青椒蘸水等。
为什么水城烙锅如今在水城这么受欢迎,原来在素有“中国凉都”和“西部煤海”之称的水城,人们冬天都有围坐在铁质回风煤炉周围取暖和在炉火上煮饭的习惯。闲暇时间,人们喜欢在煤炉上面烙些土豆、豆腐、荞糊、荞饭等小食物。现在,大家都习惯于散步时在路边摊或者店铺面去吃烙锅,并且是不分春夏秋冬地去吃。随着专业烙锅店的逐渐上台阶,原料丰富、设备齐全,并且还可以由自己动手或服务员操作的烙锅就餐形式已逐渐形成。这种家庭式的简单方式发展成了一种自助烹饪的方式,既有家的感觉,又不繁琐,很快便流行开来。
最早的烙锅只有烙土豆丝、土豆片、臭豆腐、碱豆腐和魔芋豆腐等简单的食物。土豆,切成丝或切成片以食客的喜欢为准,臭豆腐、碱豆腐任君选择。土豆烙成金黄色,酥脆爽口,又保持了土豆在烙锅里那股热乎劲,放进嘴里咀嚼全是土豆和油炸后香味完美的结合。烙的过程中要用铲刀及时翻面,烙熟了用铲刀在锅上切成小方块便于食客蘸着佐料食用。发展到今天,土豆片与臭豆腐已经成为“标准配备”,当客人一坐下,老板便会把这两样“传统”美食端上来,放在砂锅上烙烤。
说起烙锅的菜谱,可谓丰富多样:牛肉、猪肉、肥肠、火腿肠、午餐肉、鸡皮、鸡胗、鸡翅、金针菇、小瓜、韭菜等。甚至有一些烙锅店根本没有菜谱,只要客人提出要求,就能及时端上。当然,如此的随兴也因为老城烙锅的独特位置:位于老城农贸市场的中央。烙锅的食材也因为这个原因可以随时保证新鲜与美味,若是客人想吃牛肉,老板便一路小跑至牛肉摊贩处,吃多少买多少,随后再切片、腌制等简单加工,短短几分钟便可以为客人准备完毕。无论是新鲜的蔬菜还是肉类,烙锅烙熟后都保持了食材原有的味道,经过烙烤都是外焦里嫩、鲜滑可口。像鸡皮这样的烙烤后既脆又不失鸡皮的“糯”劲,让人久食不厌。
烙锅的味道好坏很大部分取决于辣椒面的好坏,烙锅用的辣椒面是专用的烙锅辣椒面,相比一般制作的辣椒面更加细腻。烙锅辣椒面以其特有的香辣味美使得烙锅的口感得到很大提升。吃烙锅,几乎人人都会用掉几小碟的辣椒面。根据喜爱、口感不同,既有干的辣椒面,也有用辣椒面调制的辣椒蘸水,各种烙出的菜品蘸上烙锅辣椒面都有其独特的美味。
辣椒面从传统的简单地加点盐和味精的制作方法,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各种秘诀配方的做法。这时吃烙锅不但是要吃烙的内容,更要吃辣椒面。有的辣椒面现在已经申请了专利成为袋装商品,在市场上专门出售。如号称二十年老店精研制成的八家寨汪春兰烙锅辣椒面,它就是采用优质辣椒,配以花椒、味精、精盐、胡椒等多种调料精制而成的,其特色是味香适口、色彩红艳,而且市场价格也适当,销路也好。